中文

English

尊龙凯时肠类器官培养攻略(第三阶段)

发布时间:2025-03-16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在IPS诱导肠类器官培养过程中,整个培养流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:人多能干细胞的培养、内胚层分化以及中/后肠模式化诱导、类器官培养。本文将聚焦于第三阶段——类器官培养,主要涵盖培养的准备工作、操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。

尊龙凯时肠类器官培养攻略(第三阶段)

一、准备工作

在类器官培养前,需准备以下试剂与耗材:

  • 人正常肠类器官培养试剂盒(型号:abs9545)
  • 基质胶(低因子、无酚红)(型号:abs9495)
  • 15ml离心管 (型号:abs7102)
  • 15ml EP管若干 (型号:abs7119)
  • 24孔细胞培养板 (型号:abs7035)
  • 金属冰盒

二、操作流程

1. 加胶、点板及加液

首先需准备基质胶,并将其放在4℃冰箱中融化过夜。同时,将枪头和离心管于-20℃预冷至少半小时。融化后的基质胶最好在两周内使用完毕。

在24孔板中,每孔添加25μl基质胶和500-750μl类器官培养基。接种密度建议为基质胶总体积与球状体总体积比例为25:1,或者每25μl基质胶中接种约50个球状体。

接着,将细胞团沉淀与基质胶混合,并轻轻吹打混匀,避免产生气泡。整个操作需在冰上完成,熟练后应控制在半分钟内以保持基质胶的流动性。

最后,将铺好的培养板放入37℃的培养箱中,使其在40-60分钟内成胶,之后添加培养基进行培养,通常在10-14天后,类器官直径会达到200μm-500μm可进行传代操作。

2. 传代操作

对于类器官数量较多或体积较大的情况,首先通过移液器吸去培养基,随后添加4℃类器官传代培养缓冲液G以软化基质胶。静置后进行离心,以分离出类器官沉淀。

在离心后,将细胞沉淀消化2-3分钟,以形成细胞团,并终止消化。再加入缓冲液并进行离心去除上清,最终再次加入基质胶以进行点板和加液操作,确保再生的类器官培养顺利进行。

3. 冻存与复苏

在冻存时,类器官不需消化,而是在指数增长期进行冻存,选择传代后的第三或第四天进行操作。通过适量添加冻存液,轻柔吹打混匀后进行梯度冻存。

复苏时需迅速解冻,并在冻存液中添加培养缓冲液,轻轻重悬后进行离心以去除多余的冻存液。随后添加基质胶进行复苏培养。在37℃的培养箱中培养10-14天,类器官直径将保持在200μm-500μm。

关键注意事项

尊龙凯时强调操作中的无菌环境,确保生长因子的活性和细胞密度控制,以实现最佳的培养效果。

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步骤并优化细节,研究人员可以高效地培养出功能性的人类肠道类器官,这不仅适用于疾病建模,也为药物筛选等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如有实验相关问题,欢迎与我们交流。

尊龙凯时致力于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试剂与服务,期待与您一起迈向更精彩的科研之旅。